2023-08-17 20:18:48 来源 : 浙江日报
潮新闻
05:32海洋垃圾收集难、处理难、高值利用难的问题,一直困扰着海岸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2019年,台州市椒江区创新实施“红色引领、蓝色循环”的多元共治体系,通过政府引领、企业主导、产业协同、公众联动,根据海洋垃圾产生和分布的特点,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实体化收集网络,用大数据赋能形成了海洋垃圾的收集、运输、再生、国际高值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。
位于台州椒江大桥公园的“海洋云仓”
(相关资料图)
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主导,成为了这部海洋垃圾变形记最核心的力量。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设“海洋云仓”船舶污染物防治系统、在浙里办APP上线“渔省心”,采用“物联网+区块链”技术有效链接船舶污染物从产生-接收-储存-转移-处置的全流程,实现闭环治理和多跨协同,提高海港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水平。
渔民通过浙里办APP“渔省心”下单,一线收集人员开船前往收集渔船上产生的含油污水、生活垃圾等污染物
收集人员正在通过抽水管道收集渔船上的含油污水
全球海洋中有超过1.2亿吨垃圾,其中80%以上是塑料,每年更有多达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。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海洋塑料碳指数、碳标签、碳足迹的认证、追溯、定价、交易,实现了海洋塑料垃圾的高值溢价。高值溢价的部分会反哺一线收集人员,带动海岸沿线居民实现共同富裕,也让海洋环境得到提升,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。
“小蓝之家”成员陈夏方在台州海岸沿线收集塑料垃圾
塑料垃圾在“小蓝之家”通过分拣打包后,运往工厂进行再处理
由德国莱茵认证、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前端收集、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(浙江)有限公司生产的可视化追溯海洋塑料
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展出的部分由海洋塑料制成的产品
据了解,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和浙江浙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、维多(中国)能源有限公司,合作开发VERRA塑料信用项目。该项目已于2022年底开始实施,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在国际减排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塑料指标项目。
(总监制 张亮 监制 秦军 季叶海 陈国平 策划 郎豫风 制片 杨吟 编导 朱海伟 摄影指导 李震宇 后期导演 杨佐零 记者 朱海伟 彭鹏 叶剑锋 出镜 彭鹏)